报告会上,刘教授深入剖析了当前多能干细胞领域的关键瓶颈问题,系统介绍了其所在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究方向与重点科研项目。他重点展示了团队在多能干细胞领域的突破性成果:通过建立猪、人、牛扩展潜能干细胞(EPSCs)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,并利用EPSCs模拟免疫疾病发生机制,同时提出EPSCs在临床疾病研究中的创新路径与转化策略。

刘澎涛教授作报告
针对干细胞技术在畜牧领域的应用转化,刘教授详细阐述了两大前沿方向——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抗病毒分子筛选平台与抗衰老分子筛选技术,为干细胞疗法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。刘教授讲解后,与会教师围绕技术难点、转化路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,深化了理解,拓宽了思路,为相关研究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论坛会现场
刘澎涛教授简介:
刘澎涛,香港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、InnoHK转化干细胞生物学中心创始主任,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,随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,并于美国贝勒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,之后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。在加盟香港大学之前,他先后在英国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建立独立课题组,并兼任剑桥大学干细胞研究所核心成员,是国际公认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领军科学家之一。研究方向为遗传学、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研究,迄今已发表 130 多篇学术论文,其中以通信或第一作者发表Nature 3篇、Science 1篇、Nature Cell Biology 1篇、Nature Genetics 3篇、Nature Immunology 1篇、PNAS 3篇、JEM3 篇、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,获得美国专利4项。
刘澎涛,香港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、InnoHK转化干细胞生物学中心创始主任,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,随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,并于美国贝勒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,之后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。在加盟香港大学之前,他先后在英国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建立独立课题组,并兼任剑桥大学干细胞研究所核心成员,是国际公认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领军科学家之一。研究方向为遗传学、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研究,迄今已发表 130 多篇学术论文,其中以通信或第一作者发表Nature 3篇、Science 1篇、Nature Cell Biology 1篇、Nature Genetics 3篇、Nature Immunology 1篇、PNAS 3篇、JEM3 篇、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,获得美国专利4项。
编辑/王冰研 审核/孙宇